首页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COMPANY CULTURE

象山十二载:刘瀚文的扎根之路与龙象的城市共生实践

2025-08-24

2013年,28岁的西北青年刘瀚文肩负龙象集团深耕浙东的战略使命,奔赴浙江象山开启事业新程。作为集团旗下宁波龙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秉承董事长杨文仕“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反哺家乡”的桑梓情怀,主导推动多个重要项目的落地生根。2024年,随着集团浙东区域战略深化,刘瀚文再挑重担,接任上海龙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象山分公司经理,全面统筹工程建设与投资运营的协同发展。

1.png

十二载春秋流转,这位曾经的“异乡人”早已成为扎根当地的“新象山人”。他始终以集团发展战略与象山城市需求为核心导向,既以战略投资思维重塑城市商业功能,又以专业建设能力夯实城市发展根基,成为龙象集团与象山共生共荣的重要践行者。

投资赋能:以商业活力服务家乡民生

作为宁波龙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瀚文深刻践行杨文仕董事长“反哺家乡”的理念,锚定“民生需求”与“资产增值”的双重目标,让每个项目都成为集团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家乡发展的载体。

在推进象山港文化广场招商运营过程中,面对传统大空间商业过剩等问题,创新提出“大空间分割”策略,将商业、办公、公寓等空间,细化为不同面积的灵活单元,显著降低了优质业态的入驻门槛。通过科学规划业态矩阵,建成超1.6万平方米的全业态亲子配套区,搭配精品公寓、酒店餐饮等,使象山港文化广场成为集聚人气、带动周边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集团自持资产——财富中心的运营管理中,刘瀚文及团队以杨文仕董事长“汇聚精英、繁荣商业”思想为导向,通过精准招商与业态迭代,推动区域商业生态升级,成功引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多个优质生活服务品牌,构建起“金融+商务+生活”的成熟商业生态圈。

同时,刘瀚文坚持集团“投资为民、造福地方”的宗旨,高度重视本土产业链协同,优先采用本地资源,业态规划紧密契合区域人口结构与消费需求,确保商业体与居民需求精准契合,真正践行集团扎根象山、回报家乡的郑重承诺。

建设筑基:以工匠精神筑牢城市根基

2024年接任上海龙象建设集团象山分公司经理后,刘瀚文立足建设一线,以杨文仕董事长“打造百年工程、建设百年龙象”的要求为标准,整合上海总部的技术优势与象山本地的实施能力,聚焦重大工程攻坚与品质标准落地,为象山城市发展注入“龙象品质”。

在宁波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中,面对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对基础沉降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且需满足国际赛事级别的抗震性能标准等多重复杂技术挑战,刘瀚文带领团队依托集团在复杂地层处理、大规模桩基协同施工方面的技术积累,分区域推进基础工程,并实时监测沉降数据,确保施工精度。同时,优化施工流程,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推动项目高效推进,最终项目圆满竣工验收,为象山打造辐射浙东的文体新地标奠定坚实基础。

刘瀚文还将杨文仕董事长“本土融合、共同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建设领域,积极构建本地供应链与分包合作体系。在项目管理中,严格执行集团“质量零容忍”原则,通过定期技术培训、现场质量巡检等,确保工程品质达标的同时,尊重象山本地施工团队的作业习惯与经验,实现本地团队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与本土人才培养,形成建设赋能本地的良性循环。

此外,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刘瀚文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社区的协同合作,积极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规划施工安排,努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龙象集团的资源优势,为当地基础设施改善提供技术支持,既体现了集团“建设一方、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担当,也让家乡人民真切感受到龙象集团的初心与温度。

双岗协同:以桑梓情怀绘就共生新篇

从投资到建设,刘瀚文始终以杨文仕董事长“桑梓情怀”为行动核心,更将西北人务实执着的性格特质与浙商敏锐灵活的优势深度融合,形成“投—建—营”一体化的协同模式,让两大业务彼此赋能、相互成就,既高效推进集团战略落地,更精准契合象山城市发展的长期需求。

如今的刘瀚文,早已把象山视为第二故乡。在他眼中,这里是“海洋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是“充满机遇的创业热土”。这种情感与龙象集团扎根地方、反哺家乡的企业初心高度契合。自2013年结缘以来,龙象与象山的共生关系早已超越简单的商业合作,企业在服务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城市也因企业的深度参与而焕发更强生机。正如刘瀚文的心声:“我们都想成为象山成长的同行者,见证并助力它绽放光彩。”

十二载悠悠光阴,记录了一位西北青年从异乡漂泊到深度融入的蜕变,更将龙象集团“反哺家乡”的初心,深深镌刻进这座城市的发展年轮。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他们用实干续写的反哺与共生故事,将依然澎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