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军潜艇的钢铁纪律,到烟草系统的规范管理;从西北工程的实战历练,到上海餐饮的创业探索,再到建筑行业的务实担当,上海龙恒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恒劳务)总经理黄常波始终以行动诠释着“行胜于言”的实干精神。他不善言辞,却用脚步丈量责任;他不谈宏图愿景,只专注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正如他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谦逊的耕耘者,往往播撒着最饱满的种子。

1997年,黄常波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潜艇兵。深海之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严苛的标准和无声的坚守。这段经历塑造了他低调务实的性格:任务再难,也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责任再重,也要稳稳扛在肩上,这也成为他后续职业生涯的精神底色。
退伍后,黄常波进入家乡烟草局工作,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安逸从不是他的追求,十年后,他毅然跳出舒适圈,远赴西北投身工程建设。2016年西北项目完工后,凭借对美食的热爱和敏锐的市场嗅觉,黄常波在上海先后开设牛肉火锅店后又转型海鲜餐饮。采访中,回顾这段跨越多个行业的职业历程,他很少提及个人成就,而是始终强调在每次转型都需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2022年,机缘巧合下,黄常波加入龙象企业集团,担任龙恒劳务公司总经理。建筑劳务管理看似平凡,实则责任重大。劳资纠纷、工伤责任等问题如同隐藏在暗
的礁石,随时可能让企业和项目陷入困境。他深知,唯有从基础夯实根基,才能不负集团的重托,才能推动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劳务公司作为连接总包企业与一线工人的核心纽带,其独特价值不仅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规模化与专业化上,更在于通过规范化管理推动行业生态优化。黄常波没有急于提出响亮的口号,而是从最基础的环节入手。在他的主导下,龙恒劳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实名制管理要求,构建完善的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体系,通过代发工资和资金监管账户,确保农民工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杜绝资金挪用隐患,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和处理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工地安全检查督导、专业安全培训等,将事故发生率有效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实现劳动合同全覆盖和社保应缴尽缴,有效规避企业用工风险;同时,为保障劳务服务质量与合作安全性,龙恒劳务建立了全流程严标准的合作对象筛选机制,从资质审查、履约能力、财务状况、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进行全方位评估,形成闭环管理,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劳务服务支持。这些务实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水平,更为建筑劳务行业提供了管理参考。
近两年,在黄常波的带领下,龙恒劳务为上海临港信息飞鱼0401地块项目、上海—奉贤生命信使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外环东段(华夏中路—龙东大道)交通功能提升工程1标、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项目等重大项目提供了劳务支撑,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黄常波将龙恒劳务比喻为集团业务协同的“稳定器”。对内构筑总包项目的“安全护城河”,通过专业化劳务管理实现风险隔离;对外依托标准化服务体系与政策优势,持续开拓市场化业务空间。
当谈及集团对龙恒劳务未来多元化发展,拓展海外劳务派遣、餐饮、保安等行业劳务服务的战略规划,黄常波依然保持一贯的务实态度。他拒绝空谈蓝图,而是更关注如何优化现有体系、拓展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在他看来,劳务管理的价值不在于高调宣传,而在于能否真正解决问题、推动行业进步。
“行胜于言”是黄常波的处事哲学,也是他带领龙恒劳务稳步前行的核心动力。他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号,把精力都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这种沉得下心、不事张扬、专注耕耘的品格,恰如种子深埋土壤,在默默积蓄力量中孕育蓬勃生机。